Pastoral Care

Mr. LAM Ho Yan Walter - Recovery starts from being just human

講題:痊癒始於放下身份 Recovery starts from being just human
講員:林豪恩先生
場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
日期:2022年7月3日
 
題。元帥染上痲瘋
很多吸引的故事都有一個難題或挑戰要克服,列王紀下5:1-14這個故事也一樣,而且起頭就直接指出難題是甚麼。
 
5:1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是一個偉大的人,得王的喜悅,因為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雖然是大能的勇士,卻染上了痲瘋。
 
很見「雖然。。。卻」這句式結構,就知道事有蹊蹺。暗示前面提及乃縵的所有功積和優勢,都無補於事,只因為他染上了痲瘋。在乃縵的年代,處理痲瘋病人就好像當年處理新冠病人類似,一定要隔離。不但病人要被隔離,病人所接觸過的物件和住所都要被隔離。就算是元帥,是大能的勇士,「中招」之後,都變為無兵司令,生人勿近。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故事非常弔詭,乃縵染上痲瘋病是要被隔離,但是,乃縵的痲瘋病得以痊癒,竟然是一個打破隔離,恢復接觸的過程。乃縵的痊癒要打破甚麼隔離呢?要超越的不是物理空間的隔離,因為在這個故事中醫生和病人是沒有身體接觸過的。原來,要超越的竟然是身份的隔離。身份會造成隔離的嗎?超越身份的隔離與痊癒有關係嗎?
 
一.放得下亞蘭人與以色列人的敵我身份嗎?
故事很直接指出難題,也很直接提出解決的方法。
 
5:2亞蘭人成群出征的時候,從以色列地擄了一個小女孩,她就服事乃縵的妻子。
5:3她對女主人說:「我希望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他必能治好主人的痲瘋。」
 
正如很多現實情況一樣,問題不是沒有方法,而是如何可能用得到呢?例如若有人餓死,只要有人把剩餘的食物給飢餓的人就解決問題了,但是,如何做到呢?經文指出「亞蘭人成群出征的時候,從以色列地擄了一個小女孩」,即是亞蘭和以色列剛打過仗,兩國關係很可能處於交戰狀況。乃縵元帥很可能就是亞蘭打敗以色列的功臣。被擄到乃縵家裏的這位以色列小女孩,得知乃縵染上痳瘋病,如何回應呢?如果小女孩以自己是以色列國民,乃縵是亞蘭國民的身份來看待事情,即是自己和乃縵是敵我關係。眼前染上大痳瘋的是頭號敵人,真是大快人心,就算不能「開香檳」慶祝,也心裏暗喜。令人驚訝的是這位以色列小女孩竟然提供醫治亞蘭元帥乃縵的方法。怎可能呢?看來這位小女孩突破了以敵我身份來看待自己和乃縵。那麼,在她面前這位乃縵是誰呢?這個問題可以問一問在座中的醫護人員,在手術台上接受手術的人是誰呢?是富商?是高官?是清潔工人?是露宿者?都不是,只是一位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感染了痳瘋的乃縵是誰呢?對這位以色列小女孩來說,他是一個痳瘋病人,而剛好她有幫助這位病人痊癒的方法,於是,她就把這方法告訴這位病人,就是那麼簡單。
 
乃縵呢?如果他視自己是亞蘭國的元帥,視小女孩是以色列國的戰擄,以敵對的身份來看待小女孩的行動,就會順理成章地假設敵人知道自己染上大痳瘋,一定落井下石,怎可能提供醫治方法呢?就算提供醫治方法,都很可能是陷阱。乃縵能夠突破這種敵我身份的觀念嗎?能夠相信對方提出的方法嗎?能夠接受對方的幫助嗎?
 
你還記得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是如何喪命的嗎?當時,六大派武林人士朝廷擒捕,囚於萬安寺。明教中人往救,主事者下令放火燒塔,一舉消滅這批武林高手。火勢從下而上,眾人走頭無路,張無忌要求他們從塔上跳下來,運用乾坤大挪移在地面承接,讓跳塔者安然著地。最後剩下滅絕師太和徒弟周芷若。火勢越來越猛烈,已經燒到身邊,在這危急時刻,滅絕師太抱住周芷若跳下。差不多跌到地面,滅絕師太雙臂托起周芷若,自己加速下跌。張無忌見此情形想去救她,然而滅絕師太卻堅持自己是正派人士,不接受魔教恩惠,因此拼盡餘力將張無忌一掌打開,自己重重摔在地上,頓時脊骨斷裂而死去。
 
 
二.放得下勝利者與失敗者的身份嗎?
乃縵是誰呢?是一個染上痳瘋祈求痊癒的病人,如果單純以一個病人的身份,對於小女孩提供的醫治方法,一試也無妨,畢竟沒有其他辦法。然而,他是亞蘭國的元帥,向敵國求醫,茲事體大,他不敢輕率,否則醫了疾病而被國王砍頭,就得不償失了。於是向國王請示。
 
5:4乃縵去告訴他主人說,從以色列地來的女孩如此如此說。
 
亞蘭王又如何看待乃縵治病的需要呢?
 
5:5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會送信給以色列王。」於是乃縵手裏帶十他連得銀子、六千舍客勒金子和十套衣裳去了。
5:6他帶著這信給以色列王,說:「現在你接到這信,看哪,我派臣僕乃縵到你這裏來,你要治好他的痲瘋。」
 
如果以滅絕師太的觀念來回應,當然是寧死也不向敵人救助。如果以敵我的戰略關係處理,不妨將計就計,批准乃縵去,如果能夠痊癒回來,就救回自己一位元帥;如果客死異鄉或無功而還,就為下次出戰提供藉口。我們不知道亞蘭王的心思意念,只見他寫給以色列王的信十足是吩咐下屬一樣,「你要治好他的痲瘋」。畢竟上一場仗亞蘭是戰勝國,以色列王是他的手下敗將。亞蘭王似乎以勝利者的身份看待以色列王,命令這位戰敗者執行任務。越有身份的人就越難放下身份,尤其是勝利的一方,既然佔盡優勢,當然是「有風駛盡帆」。失勢那方呢?他們又能夠放下戰敗者的身份去考慮事情嗎?其實也是不容易。
 
5:7以色列王讀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派人來,叫我治好一個人的痲瘋。你們要知道,看,這人是找機會來跟我吵架的。」
 
以色列王和亞蘭王果然都是政治領袖,他們一致地以國王的身份來看待乃縵醫治痳瘋病的事情,也以戰勝者和戰敗者的身份來看待自己。從以色列王以及戰敗者的身份,醫治乃縵的痳瘋病不是一件醫療事件,而是一件政治事件,甚至是一件軍事事件,目的是「找機會來跟我吵架」。雖然乃縵突破了敵我身份帶著大筆醫藥費去求醫,然而,如果其他重要人士不能放下身份去回應他的需要,他的痊癒只是鏡花水月。就在這危急關頭,推倒之際,事情又有轉機。
 
三.放得下命令者與接受命令者的身份嗎?
5:8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派人到王那裏,說:「你為甚麼撕裂衣服呢?讓那人到我這裏來,他會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
5:9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
5:10以利沙派一個使者,對乃縵說:「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次,你的肉就必復原,你會得潔淨。」
5:11乃縵卻發怒走了。他說:「看哪,我以為他必定會出來,到我這裏,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上搖手,治好這痲瘋。
5:12大馬士革的亞瑪拿河和法珥法河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難道不可以在那裏沐浴而得潔淨嗎?」於是他生氣,轉身走了。
 
我們曾經以為乃縵放下了國族間的敵我身份,只視自己為一位病人,去以色列求醫。原來,有些身份仍然是不容易放得下的。乃縵可能想:「如果要講勢力,現在是我們亞蘭的國王吩咐你這個手下敗將醫好我,你豈能不醫?如果要講人情,我已經帶了大筆醫療費用來,你醫好我後,一世都不用憂柴憂米。我們是戰勝國都那麼有誠意帶大筆錢財來,你竟然戲弄我?你不要忘記,我就算感染痳瘋,仍然是一位元帥,是我下命令吩咐人行動,不是你下命令叫我行動,何況是如此無聊的行動。」士可殺,不可辱,乃縵生氣,轉身就走。唉,此次一走,不但乃縵不能痊癒,更有可能讓亞蘭王找到藉口再次出兵,聲討以色列戲弄亞蘭元帥的罪。列王紀的作者真是講故事高手,讀者剛剛以為事情解決了,怎知危機又起,如何是好呢?俗語說,高手在民間,今次化解這危機的是一位無名無姓的僕人。
 
5:13他的僕人近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是吩咐你去沐浴,得潔淨呢?」
5:14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裏浸了七次。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的肉,他就潔淨了。
 
乃縵不能放下發號命名者與接受命令者的身份,拒絕被吩咐行動;而他最後的說話:「大馬士革的亞瑪拿河和法珥法河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顯示他再次披上國族及敵對身份。僕人向乃縵進言指出,暗示乃縵應該看以利沙是一位先知,不用視他為以色列國王之下的一位官員。先知並不是國家的代表,而是神的代表。現實上,以色列的先知經常與國王意見相左,甚至譴責國王。所以,不需要以國族身份來看待先知。至於先知的行徑,從來都是古靈精怪、出乎意料之外的,不過,既然先知是神的代表,就不需要用人間的身份來比較誰是命令者,誰是接受命令者了。
 
乃縵真幸運,有一位民間高手級別的僕人隨行,為他拆了這個炸彈。如果身邊的人都是慣於發號師令的軍官,或者立場先行的官員,可能又引發一場戰爭。
 
 
四.總結:能夠接受眾人在神裏面的身份嗎?
5:15乃縵帶著所有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裏,站在他面前,說:「看哪,我知道,除了以色列,全地沒有神。現在請你收下僕人的禮物。」
 
病醫好了,當然要給醫藥費,此乃正常行為。不過,故事的發展告訴我們,以利沙不肯收這筆醫藥費。以利沙是先知,並不是醫生,當然不收醫藥費,免得人們誤會了先知是醫生。先知的行動的回報已經顯出,就是乃縵的領悟:「看哪,我知道,除了以色列,全地沒有神。」換句話說,即是全地的人,都在一位神之下。全地的人都在一位神之下是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身份,其他的都是處境性的,都是建構出來的。
 
痳瘋病製造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離,其實,人的各種身份所產生的隔離效果更加嚴重及廣泛。唯有一種身份能夠打破隔離,就是上帝的兒女。如果世人能夠放下自願或被加上的各種身份,而以上帝的兒女這身份來互相看待,世界會否不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