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崇基

校訓

1951年,崇基創校伊始,即以「止於至善」為校訓,寓意不斷追求圓滿。

 

(漢字的傳統讀寫方向從右至左)

 

「止於至善」出自儒家之主要典籍《大學》。《大學》乃「初學入德之門」(北宋儒者程顥語),開首即揭示德性之源及其展開與圓滿之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意思是使自己的德性自覺明朗;「新民」,意思是教化他人,使他人能「自新其德」;「至善」則兼指兩者的圓滿完成。


「明明德」和「新民」即後世儒者常說的「成己成物」。「明明德」是「成己」(成就自身);「新民」是「成物」(成就世界或成就一切;「物」取廣義,包括「人」在內,亦即「一切」)。「成己成物」是德性自覺由內至外的展開,而「止於至善」則是總攝「成己」與「成物」而不斷向上升進,以圓滿為歸宿。 


「至善」義同「圓滿」,是最高境界,立為永恆理想,其意義不在絕對完成或達到,而在作為「目的」以接近,兼且作為動力之源。一方面是理想為「圓滿」,另一方面是現實為「未圓滿」;由「未圓滿」而追求「圓滿」,邁向「圓滿」,是一永恆地努力不息的動態過程。無休止的進步,成德之高,成德之堅永,盡在這「圓」與「未圓」之間。「圓」與「未圓」互相映發,自知「未圓」,故能虛懷若谷;力求「圓滿」,故得至健如天(「至健」語出《易經》)。「止於至善」蘊含至健與虛懷,同時兼有「不斷追求圓滿」的自強不息精神以及「不自以為圓滿」的開放精神。


「止於至善」,向來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地說,泛指在每一事上不斷力求圓滿,盡量做到最好;狹義地說,則專指在德性上不斷力求圓滿,自己求進步,也幫助他人進步。不斷力求圓滿,無論是就日常生活的一事而說,或是就德性修養而說,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崇基校訓廣懷天下,高瞻至道,遠矚永恆。以「止於至善」之理想誘導學子,啟 之以修德,拓之以宏襟,曉之以圓滿,勵之以精進,這是創校先賢深意之所寄,亦是 崇基教化精神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