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教專區

體育 Physical Education

體育科課程特色:

本校除了鞏固現有體育運動的發展優勢外,近年更積極引入新興運動讓學生參與,例如巧固球、躲避盤、地壺球等。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運動,誘發更多學生參與,促進他們的健康。而本校體育老師在假期內學習新興運動的教學方法,親身接觸新興運動帶來的樂趣,除了能提升本校體育教師的學與教效能外,更可為學生樹立榜樣,推廣終身運動的目標,全方位營造動感校園的理念。

 

體育科推展活動:

本校聯同不同的外間機構舉辦體育活動,讓更多學生接觸不同的運動項目,提高學生做運動的興趣。

  1. 校內活動:星期二至星期五多元智能課,包括:中國武術套路、乒乓球、籃球、小型網球、舞龍、排球、花式跳繩、帶式欖球、躲避盤、田徑、羽毛球、足球、足毽等。

 

  1. 課外活動:3人籃球、5人足球、中國舞、排球、花式跳繩、羽毛球、乒乓球、田徑、雙截棍、圓網球、NERTHUNT海綿彈射擊、霹靂舞、韓風舞蹈、教師瑜伽班等。

 

學生學習表現:

本校學生在體適能數據逐年提升,SPORTACT運動獎勵計劃獲得銅獎或以上的學生亦逐年上升,反映本校學生的健康情況良好,有助他們更好地投入校園生活,豐富學生們不同的學習經歷。

校隊每年於元朗區校際比賽及全港區際比賽,都獲得不少個人及團體獎項,詳情見於學校週年總結報告內。

 

本校體育科教學目的及課程進度的編寫:

 

1.目的:

1.1 指導學生透過不同的運動項目鍛鍊身體,改善體能和提升自信心。 

1.2 培養學生遵守運動規範,培養兒童高尚的品德。

1.3 培養學生的運動樂趣,從而建立「終身運動」的習慣。

1.4 充實學生體育的基本知識,加強他們的觀察、分析、判斷和創造的能力。

 

2.課程進度編寫:

    

小 學 體 育 科 課 程

為提供學生一個均衡及全面發展的體育課程,也考慮本校的設施,本學年四至六年級各範疇比例大致如下:

 

 

  

 

一至三年級的教學主要以基礎活動的技能來編排,其比例分配如下:

P.1-2體育活動全以(移動30%、用具35%、平衡30%、體育常識5%)作分配

P.3體育活動則以[移動25%、用具30%、平衡25%、體育常識5%、自選(體適能15%)]

  

(一至六年級各級各範疇均有5%-8%的彈性空間)